关于"鸡肋"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5 22:11:09
鸡肋,食之无肉,弃之可惜!
出自那个典故??

鸡肋一词出自《三国演义》,曹操进兵不取胜,进退两难之际,一日食鸡肋,谋士杨修见之,认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,酉年话“鸡”祝吉祥(上接B1版)便传言主公要退兵了,结果被曹所杀。“鸡犬不宁”出自柳永《捕蛇者说》指封建社会官府苛捐杂税严重,使民不聊生,连鸡犬都不得安宁。民间吉语有“一只雄鸡带五只小鸡在窝里斗”为五子登科(巢)。斗鸡图“英雄斗志”,画四只柿子,三只雄鸡叫“四世三公”;一只雄鸡立石上叫“室上大吉”。鸡冠花下卧鸡“官上加官”。因鸡为吉禽,所以才会借鸡汇编成这样多的吉语。古代人重吉,以鸡与“吉”谐音,视鸡为吉祥之禽。在我国造型艺术中,以鸡作为题材,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。在遗址出土物中时有陶塑鸡出现。在玉文化、青铜文化、陶瓷文化中,往往有鸡的造型器物和文饰,不过统称为“瑞鸟”纹,这可能与艺术夸张有关。李白诗曰:“楚人不识凤,高价求山鸡。”战国时的尹文子也说过:“楚人以鸡为凤。”时届秦汉造型艺术,真正以鸡为题材逐渐增多。唐、五代、宋墓中有红陶、灰陶、青釉鸡塑作陪葬冥器。还有十二生肖俑,如人俑带生肖,人身生肖首,人俑捧生肖,这当与厚葬之风有关。延至明清,连民间艺术作品中,如年画、剪纸以鸡为题材的图案更为多见。鸡这一吉祥瑞禽,在画家的创作渲染下,逐步登上了大雅之堂。近现代不少画鸡名家中,已故国画家陈大羽先生的“鸡”最为著名,刻下一副鸡图,在六万元之谱。

昔年,曹操被蜀兵追杀,进退维谷之际,属下来请夜间口令,曹操随口答曰∶“鸡肋!鸡肋!”,谋士杨修得知口令为鸡肋,便叫魏军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退,并说∶“鸡肋者,食之无肉,弃之有味。今进不能胜,退恐人笑,在此无益,不如早归,来日魏王必班师矣。”话一传出,军士纷纷收拾行囊。曹操心乱不能睡,出帐见军士收拾行囊,问属下何故,属下告之乃杨修所言,曹操遂以惑乱军心之罪斩杀杨修。

出处

??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记》

??修曰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、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
??释义

??比喻对某一事物兴趣淡薄或只有很少实惠。

??故事

??公元217年,刘备派兵进攻汉中。经过激战,终于杀死守将夏侯渊,拿下了汉中。夏侯渊被杀,汉中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,曹操立即率